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拙怎么读,以及拙怎么读什么意思的资料,整理后发布的内容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1、拙的读音

拙的读音:zhuō。
拙的意思是笨、谦辞。
1、笨:弄巧成~。
2、谦辞。称自己的文章、意见等:~作。~见。
说文解字:
1、文言版《说文解字》:拙,不巧也。从手,出声。
2、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拙,行动不灵活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出”作声旁。
字源演化:
相关组词:
1、笨拙 [ bèn zhuō ]
笨;不聪明;不灵巧:动作~。笔法~。
引证:姚雪垠 《长夜》九:“ 王成山 的手指又粗又硬,十分笨拙。”
2、粗拙 [ cū zhuō ]
粗疏拙劣,不精美。
引证:鲁迅 《朝花夕拾·阿长与<山海经>》:“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,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。”
3、古拙 [ gǔ zhuō ]
古朴少修饰:这幅画气韵~,大概出自名家之手。这个石刻形式~,看来年代很久远了。
引证: 何其芳 《画梦录·魔术草》:“我曾去扫过他的墓,青石台阶与碑上的雕饰都很古拙,和其他的墓不同。”
2、拙是什么读音
读作:zhuō
拙注音:ㄓㄨㄛ,简体部首:扌部,部外笔画:5画,总笔画:8画,繁体部首:手部
五笔:RBMH,仓颉:QUU,郑码:DZZI,四角:52072,结构:左右,电码:2154
区位:5530,统一码:62D9,笔顺:一丨一フ丨丨フ丨
释义:
1、笨,不灵巧:笨拙。弄巧成拙。拙劣。
2、谦辞,称自己的:拙作。拙见。拙笔。拙著。
扩展资料
汉字笔画:
相关组词:
1、滞拙[zhì zhuō]
迟钝笨拙。多用作谦辞。
2、麤拙[cū zhuō]
粗糙拙劣。
3、拙艰[zhuō jiān]
笨拙呆板。
4、拙野[zhuō yě]
粗糙。
5、口拙[kǒu zhuō]
指不会说好话、嘴巴笨。
3、拙怎么读什么意思
拙读音:zhuō。
拙意思:本义是笨拙,不灵巧。后由笨拙引申为事物粗劣,事情不顺。
拙出处:《老子》:大道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纳。
“养拙”最早见于唐代杜甫的《酬韦韶州见寄》: 养拙江湖外,朝廷记忆疏。意思是说作者在远离朝廷的穷野乡村中居住,对朝廷的记忆已经渐渐消失了。
拙可以组词为拙劣、弄巧成拙等等,这类词语都是表示笨的意思。拙还可以组词为拙见、拙著等,这类词语都是谦辞,谦虚地对外人谈及自己的意见或文章。
拙例句
1、勤能补拙:勤能补拙,只要你多付出心思,一定有乐成的机会。
2、党员领导干部要立大德,还要行大道,知道做人守拙、以拙求进的道理。
3、倚富者贫,倚贵者贱,倚强者弱,倚巧者拙。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。
4、虽说勤能补拙,但是良好的天赋和领悟能力有何尝不是重要的呢,到了修炼后期,天地体悟就是看个人领悟力的了。
5、我是可以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,用这双笨拙的手不停的码字,将勤补拙才办到的。
6、勤能补拙良训,一分辛苦一分才。古今中外,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,都是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港灌出来的。可见,刻苦学习是踏上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。
4、拙怎么读怎么组词
读音:zhuō。
组词:笨拙、粗拙、藏拙、拙钝。
简体部首扌部,部外笔画5画,总笔画8画。
繁体部首手部,五笔RBMH,仓颉QUU,郑码DZZI。
四角52072,结构左右,电码2154,区位5530。
基本字义:
1、笨,不灵巧:笨拙。弄巧成拙。拙劣。
2、谦辞,称自己的:拙作。拙见。拙笔。拙著。
相关组词:
笨拙[bèn zhuō]
(形)笨,不灵巧:动作~|手脚~。[近]蠢笨。[反]灵巧。
弄巧成拙[nòng qiǎo chéng zhuō]
巧:聪明。拙:愚笨。本想卖弄聪明,做得好些,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了。
粗拙[cū zhuō]
粗疏拙劣,不精美。
心劳日拙[xīn láo rì zhuō]
费尽心机,不但没有得到好处,而且处境越来越糟。
古拙[gǔ zhuō]
(形)古朴,少修饰:形态~|~的图案。
拙涩[zhuō sè]
拙劣晦涩:译文~。
藏拙[cáng zhuō]
(动)自认笨拙,不愿把自己的意见或技能让别人知道:~不语。
拙钝[zhuō dùn]
呆滞,不灵活。
拙速[zhuō sù]
谓用兵宁拙于机智而贵在神速。
拙着[zhuō zhe]
谦称自己的作品。
5、拙什么意思 拙的意思
1、拙(读zhuō)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。
2、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。本义是笨拙,不灵巧。后由笨拙引申为事物粗劣,事情不顺。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中说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这里的“拙”字是自谦之辞。古人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妻子也作“拙荆”。
6、拙怎么读怎么组词
拙的拼音:zhuō。
组词:
拙笨、拙笔、拙稿、拙见、拙荆、拙劣、拙朴、拙涩、拙直、拙著、拙嘴笨舌、拙作。
“拙”,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,普通话读音为zhuō,最早见于秦代小籇中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拙”的基本含义为笨,不灵巧,如笨拙、弄巧成拙;引申含义为谦辞,称自己的,如拙作、拙见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拙”字还有短浅的含义,如拙智、拙目。
拙,初见于秦代小籇中,形声。“拙”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。
7、拙怎么读
zhuō。拙,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。本义是笨拙、不灵巧。后由笨拙引申为事物粗劣、事情不顺。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中说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这里的“拙”字是自谦之辞。古人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妻子也作“拙荆”。
汉字,又称中文字、中国字、方块字,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。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,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、朝鲜语、越南语等语言,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,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。
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、大篆、金文、籀文、小篆,至隶书、草书、楷书(以及派生的行书)等的文字,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,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。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,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、籀文、金文。再到秦朝的小篆,发展至汉朝隶变,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-正楷。
8、拙怎么读 拼音
拙怎么读 拼音
[zhuō]
部首:扌
笔画:8
五笔:rbmh
繁体:拙
解释:1.笨;不灵巧。 2.谦词,称有关自己的事物。
详细字义
◎ 拙 zhuō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手,出声。本义:笨拙,不灵活)
(2) 同本义 [clumsy;awkward]
拙,不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拙,钝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不利于人谓之拙。——《墨子·贵义》
予亦拙谋。——《书·盘庚》
理弱而媒拙兮。——《离骚》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——《老子》四十五章
每动作而受嗤,言发口而违理者,拙人也。——《抱朴子》
拙者不足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理弱而媒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汉家青史上,计拙是和亲。—— 唐· 戎昱《咏史》
姐妹们虽拙,大家一处作伴,也可解些烦闷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(3) 又如:性拙(生性笨拙);拙行(外行;不在行);拙诚(笨拙而真诚);拙鸠(相传鸠鸟性笨拙,不善营巢,常占据他鸟的巢而栖息);拙薄(拙劣浅薄);拙守(安于愚拙,不取巧)
(4) 我的 [my]。自谦之辞
拙妻好乘鸾,娇女爱飞鹤。——李白《题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》
9、拙怎么读?
一、拙的声母zh,音节uo,音调zhuō。
二、释义:
1、笨,不灵巧:笨~。弄巧成~。
2、谦辞,称自己的。
三、部首:扌
四、笔画:横、竖钩、提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
扩展资料:
相关组词:
1、笨拙
[bèn zhuō]
笨;不聪明;不灵巧:动作~。笔法~。
2、粗拙
[cū zhuō]
粗疏拙劣,不精美。
3、拙劣
[zhuō liè]
笨拙而低劣:文笔~。~的表演。
4、藏拙
[cáng zhuō]
认为自己的意见、作品、技能等不成熟或有缺欠,不敢拿出来让别人知道。
5、眼拙
[yǎn zhuō]
套语。表示眼力不强。用于记不清是否和对方见过面,或虽见过面但未记住对方是谁时。
10、拙的读音 拙字的读音
1、拙的读音:zhuō。
2、释义:
笨,不灵巧。
谦辞。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——《老子》四十五章
每动作而受嗤,言发口而违理者,拙人也。——《抱朴子》
拙者不足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理弱而媒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汉家青史上,计拙是和亲。——唐·戎昱《咏史》
姐妹们虽拙,大家一处作伴,也可解些烦闷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3、造句:
但加息将会吸引更多热钱,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弄巧成拙。
德国耶拿大学的研究人员称,向医生描述你的疼痛感同样会弄巧成拙--因为这会激活脑部被称作“痛感矩阵”的区域。
关于拙怎么读和拙怎么读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请阅读相关文章。
推荐文章: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qycseo.com/zixun/3180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