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故地的近义词,以及故址的近义词的资料,整理后发布的内容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- 1、郙阁 [fǔ gé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2、祗宫 [zhī gōng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3、址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4、接踵摩肩什么意思?有什么历史典故?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?
- 5、渚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6、庐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7、做东道什么意思?有什么历史典故?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?
- 8、长春 [cháng chūn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9、镐京 [hào jīng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- 10、柴窑 [chái yáo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本文目录一览:
1、郙阁 [fǔ gé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![郙阁 [fǔ gé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](/uploads/2023-03-06/6405a237413e6.png)
郙阁 [fǔ gé]
[郙阁]基本解释
汉 栈阁名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略阳县 西 嘉陵江 边的临江高崖。 汉 时其地名 析里 ,有桥跨溪,溪通 汉水 ,水涨时交通阻绝。 汉灵帝 建宁 三年太守 李翕 凿石架木,建阁道以利行旅。《隶释·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》:“行理咨嗟,郡县所苦,斯溪既然, 郙阁 尤甚。”《隶续·汉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》 宋 洪适 释:“ 李君 以 建宁 三年到部,明年治 西狭 ,又明年治 郙阁 ,治 天井 ,可谓除患蠲难,心乎惠民者。”
[郙阁]详细解释
汉 栈阁名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略阳县 西 嘉陵江 边的临江高崖。
汉 时其地名 析里 ,有桥跨溪,溪通 汉水 ,水涨时交通阻绝。 汉灵帝 建宁 三年太守 李翕 凿石架木,建阁道以利行旅。《隶释·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》:“行理咨嗟,郡县所苦,斯溪既然, 郙阁 尤甚。”《隶续·汉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》 宋 洪适 释:“ 李君 以 建宁 三年到部,明年治 西狭 ,又明年治 郙阁 ,治 天井 ,可谓除患蠲难,心乎惠民者。”
[郙阁]百科解释
汉阁道名。故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嘉陵江边。 更多→ 郙阁
[郙阁]英文翻译
Fu Ge
[郙阁]相关搜寻
郙阁颂
2、祗宫 [zhī gōng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祗宫 [zhī gōng]
[祗宫]基本解释
周 代宫殿名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华县 北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昔 穆王 欲肆其心,周行天下…… 祭公谋父 作《祈招》之诗以止王心,王是以获没于 祗宫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 马融 曰圻内游观之宫也。 杜 不解,盖以为王离宫之名也。”《穆天子传》卷四“吉日,丁酉,天子入于 南郑 ” 晋 郭璞 注:“今京兆 郑县 也。《纪年》:‘ 穆王 元年筑 祗宫 于 南郑 。’《传》所谓‘王是以获没于 祗宫 ’者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反<祈招>》序:“老焉可矣,何必 祗宫 为哉?”
[祗宫]详细解释
周 代宫殿名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华县 北。
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昔 穆王 欲肆其心,周行天下…… 祭公谋父 作《祈招》之诗以止王心,王是以获没于 祗宫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 马融 曰圻内游观之宫也。 杜 不解,盖以为王离宫之名也。”《穆天子传》卷四“吉日,丁酉,天子入于 南郑 ” 晋 郭璞 注:“今京兆 郑县 也。《纪年》:‘ 穆王 元年筑 祗宫 于 南郑 。’《传》所谓‘王是以获没于 祗宫 ’者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反<祈招>》序:“老焉可矣,何必 祗宫 为哉?”
[祗宫]百科解释
祗宫1.周代宫殿名。故址在今陕西省华县北。 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昔 穆王 欲肆其心,周行天下…… 祭公谋父 作《祈招》之诗以止王心,王是以获没于 祗宫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 马融 曰圻内游观之宫也。 杜 不解,盖以为王离宫之名也。”《穆天子传》卷四“吉日,丁酉,天子入于 南郑 ” 晋 郭璞 注:“今京兆 郑县 也。《纪年》:‘ 穆王 元年筑 祗宫 于 南郑 。’《传》所谓‘王是以获没于 祗宫 ’者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反》序:“老焉可矣,何必 祗宫 为哉?” 更多→ 祗宫
[祗宫]英文翻译
Only house
3、址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址
拼 音 zhǐ 部 首 土 笔 画 7 五 行 土 五 笔 FHG
[址]基本解释
地基,地点 :住~。地~。旧~(a.过去的住址;b.过去某个机构的建筑物所在的地址)。遗~。
[址]详细解释
〈名〉
(形声。从土止声。字本从阜止声。本义:地基基部)
同本义
阯基也。从阜止声或从土。——《说文》
禅泰山下阯。——《汉书·郊祀志》。注:“阯者山之基足。”
丰墙峭阯。——《汉书·太元大》
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址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奖喻敕记》
废祠之址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地点;地址;处所
树重置于西址列骏骑手北垌。——汉· 王粲《羽猪赋》
又如:芙蓉镇故址;厂址;住址
[址]百科解释
址,意为建筑物的地基。 更多→ 址
[址]英文翻译
site
[址]组词
地址 遗址 住址 校址 旧址 原址 故址 废址 定址 新址 定址 余址 阶址 会址 更多址组词
[址]相关搜寻
址的成语 址能组什么词语 址的四字词语
4、接踵摩肩什么意思?有什么历史典故?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?
编号 3542 成语 接踵摩肩 注音 ㄐㄧㄝㄓㄨㄥˇㄇㄛˊㄐㄧㄢ 汉语拼音 jiē zhǒng mó jiān 释义 义参「摩肩接踵」。
见「摩肩接踵」条。
典源 此处所列为「摩肩接踵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《晏子春秋.内篇.杂下》晏子使楚。
楚人以晏子短,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,晏子不入,曰:「使狗国者,从狗门入。
今臣使楚,不当从此门入。」
傧者更道,从大门入。
见楚王,王曰:「齐无人耶?使子为使。」
晏子1>对曰:「齐之临淄2>三百闾3>,张袂成阴4>,挥汗成雨5>,比肩继踵6>而在,何为无人?」王曰:「然则何为使子?」晏子对曰:「齐命使,各有所主。
其贤者使使贤主,不肖者使使不肖主。
婴最不肖,故宜使楚矣。」
〔注解〕(1)晏子:晏婴(?∼西元前500),字仲,春秋齐国人。
历事灵公、庄公,相齐景公。
尚俭力行,为当时名臣。
諡平,史称「晏平仲」,后人尊称为「晏子」。
(2)临淄:齐国首都。
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。
(3)三百闾:三百个里巷,指人口众多。
闾,泛指民户聚居的里巷。
(4)张袂成阴:张开衣袖可以遮蔽阳光,形成阴天。
比喻人数众多。
袂,音ㄇㄟˋ,衣袖。
阴,音|ㄣ,阳光照不到的地方。
(5)挥汗成雨:挥洒汗水成雨。
比喻人数众多。
见「挥汗成雨」(6)比肩继踵:肩并著肩,脚接着脚。
形容人多而拥挤。
比,音ㄅ|ˋ,紧靠、相并。
踵,脚后跟。
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「摩肩接踵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「摩肩接踵」原作「比肩继踵」。
晏婴是春秋时代齐国名臣,他的个子非常矮小,但相当有才华,辅佐齐国三代君王。
《晏子春秋》记载,有一次晏婴代表齐国出使楚国,楚国人见他身材矮小而歧视他,虽然身为外国使节,但却不开大门,要他走旁边的小门。
晏婴觉得这不但看不起他,也污辱了齐国,坚决不走小门进去。
他面对这种情形也不发怒,只说:「出使狗国自然从狗门进入,但出使楚国这样的大国,不应该走小门吧?」接待人员听了马上开大门让晏婴进去。
到了楚王面前,楚王见到晏婴这样短小,不禁问他说:「齐国难道没人了吗?只能派你来。」
晏婴说:「齐国人口众多,怎么会没人呢?」楚王又问:「那为何要派你来?」晏婴说:「齐国任命使节都是看那国国君是否贤德,贤使就会被派到有贤君的国家,不肖使节就会被派到不肖的国家。
齐国就属我最不肖,所以被派来楚国。」
这个故事表现出晏婴人小志高的气魄,运用他超人的智慧,反击别人给他的污辱。
典源文章中晏婴连续使用「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」三个意象形容齐国人口众多,人才济济。
后来「摩肩接踵」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表示人与人肩接肩,脚踫脚,用以形容人多拥挤不堪。
书证 01.宋.邓牧《伯牙琴.代旌德观祭先贤文》:「噫!何地无材,何代无贤,况东南之钜邦,宜接踵而摩肩。」
用法说明 近义词:
反义词: 辨识 参考语词 摩肩接踵
5、渚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渚
拼 音 zhǔ 部 首 氵 笔 画 11 五 行 水 五 笔 IFTJ
[渚]基本解释
水中小块陆地 :洲~。~田。鼋头~(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)。
[渚]详细解释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者声。本义:古水名。渚水)
水中的小洲
小洲曰渚。——《说文》引《尔雅》。传:“渚小洲也。”
两涘渚涯之间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渠弭于有渚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
夕弭节兮北渚。——《楚辞·湘君》
乘鄂渚而反顾兮。——《楚辞·涉江》
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江有渚》
避渚洲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后序》
又如:渚牙(洲上初生的草芽);渚田(小洲上的田);渚烟(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);渚泽(洲中积水的洼地)
水边
汛洲清川渚遥望高山阴。——晋· 陆机《豫章行》
又如:渚莲(水边荷花);渚宫(春秋楚国的宫名。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)
[渚]百科解释
渚,zhǔ(形声,从水,者声。本义:古水名。渚水)水中小块陆地:洲渚,渚田,鼋头渚(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)。 更多→ 渚
[渚]英文翻译
Zhu
[渚]组词
桂渚 潭渚 渚莲 遵渚 津渚 野渚 梦渚 渚牙 烟渚 枉渚 神渚 春渚 雷渚 云渚 更多渚组词
[渚]相关搜寻
渚字成语 渚田 渚宫
6、庐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庐
拼 音 lú 部 首 广 笔 画 7 五 行 火 繁 体 庐 五 笔 YYNE
[庐]基本解释
1.房舍 :茅~。~墓(a.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,服丧期间守护坟墓,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;b.庐舍和坟墓)。
2.姓。
[庐]详细解释
〈名〉
(形声。从广( yǎn)庐声。从“广”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本义: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)
同本义
庐寄也。秋冬去春夏居。——《说文》
庐舍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余二十亩以为庐舍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:“田中屋也。”
庐井有伍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
中田有庐疆场有瓜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亦泛指简陋居室
屋室庐庾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。注:“草屋也。”
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。——晋· 陶潜《读山海经诗》之一
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。——晋· 陶潜《饮酒》
南阳诸葛庐。—— 唐·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或黔其庐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竭其庐之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焚汝庐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造庐访成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庐舍(田舍;茅屋);庐落(庐舍院落);庐舍丘墟(家业败落);庐井(房舍田园);庐宇(房屋)
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
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》
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。如:庐厂(临时用的丧棚);庐寝(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)
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
君厌承明之庐。——《汉书·严助传》。注:“直宿所止曰庐。”
又如:庐帐(以帐幕作居室;帐篷);庐徼(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)
古州名 。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
通“籚”。矛戟等兵器的柄
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总序》
又如:庐器(古代戈属兵器的柄);庐人(造戈矛之柄的工匠)
〈动〉
寄住
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[庐]百科解释
合肥,简称庐或合,古称庐州、庐阳,是安徽省省会,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,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,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,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、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。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、江淮之间,环抱巢湖,位于安徽省中部,东连滁州市、马鞍山市,南接芜湖市、安庆市,西依六安市,北靠淮南市,介于北纬30°57′-32°32′、东经116°41′-117°58′之间。合肥市版图总面积11445.1平方公里(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),截至2015年末,下辖4个市辖区、4个县,代管1个县级市,设有4个开发区,全市常住总人口779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548.4万人,城镇化率70.4%。合肥境内有. 更多→ 庐
[庐]英文翻译
Lujiang
[庐]为谜底的谜语
1.大家搞好团结(打一字)
2.推广到户(打一字)
[庐]组词
茅庐 庐舍 穹庐 康庐 冢庐 青庐 故庐 苫庐 庐宇 匡庐 庐山 庐徼 顾庐 庵庐 更多庐组词
[庐]相关搜寻
庐陵 庐山真面目 庐山诗词 庐山真面
7、做东道什么意思?有什么历史典故?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?
编号 4795 成语 做东道 注音 ㄗㄨㄛˋㄉㄨㄥㄉㄠˋ 汉语拼音 zuò dōng dào 释义 义参「东道主」。
见「东道主」条。
典源 此处所列为「东道主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《左传.僖公三十年》九月甲午,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
晋军函陵,秦军汜南。
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「国危矣!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」
公从之。
辞曰:「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」
公曰:「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,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」
许之。
夜,缒而出。
见秦伯曰:「秦1>、晋2>围郑3>,郑既知亡矣。
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4>。
越国以鄙远5>,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倍6>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
若舍7>郑以为东道主8>,行李9>之往来,共10>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,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
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。
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」
秦伯说,与郑人盟,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
〔注解〕(1)秦:秦国。
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,约今甘肃省天水县。
庄公时徙居大丘,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。
孝公时定都咸阳,得商鞅变法图强,积极东侵。
惠王时重用张仪,以连横政策离间六国。
昭襄王用范雎采远交近攻之策向东扩展。
秦王政二十六年(西元前221)统一天下,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。
(2)晋:晋国,周代诸侯国。
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,地跨黄河两岸。
后为韩、赵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
(3)郑:周朝诸侯国之一。
故址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县。
(4)执事:执掌事务的人。
(5)鄙远:指秦国若得郑地以为国,则须越过晋国之地。
(6)倍:增加。
阮元之校勘记言此字当作「陪」。
(7)舍:通「舍」,放弃、舍弃。
(8)东道主:东边道路上寄寓之所的主人。
此指郑国可以作为秦国东方寄寓之所的主人,以招待秦国往来的使者。
(9)行李:即「行理」,掌管外交之使臣。
(10)共:音ㄍㄨㄥ,通「供」,供给。
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「东道主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「东」有东家、主人的意思。
古时主位在东,客位在西,所以称主人为「东」,如「店东」、「房东」。
「东道」,本来是设宴待客的意思,后常用为「东道主」,指请客的主人。
《左传.僖公三十年》提到在这一年的九月,晋文公、秦穆公合军包围郑国,是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,并且有二心而与楚国亲近。
此时郑国危难当前,派了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,希望能化解这次的危险。
烛之武见了秦穆公,说:「秦、晋两国包围郑国,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,如果灭了郑国对您有好处,那就劳烦您了。
但是,必须隔着晋国才能占领遥远的郑国,来作为秦国的边邑,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,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实力,就等于您本身力量的削弱。
如果赦免郑国,让它作为秦国在东边道路上寄寓之所的主人,负责招待秦国使臣的往来,供应所需的一切,这对您是没有害处的。
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?等占领了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,势必又要扩张它西边的领土,到时晋国不损害秦国,还能从哪里取得土地呢?」秦穆公听了很高兴,就和郑国结盟,派了杞子、逢孙、杨孙在郑国戍守,自己则撤军回国了。
后来「东道主」被用来泛指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。
书证 01.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九回:「秦中书笑道:『我的同事,为甚要亲翁做东道?明日乞到我家去。
』」 用法说明 近义词:
反义词: 辨识 参考语词 东道主
8、长春 [cháng chūn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长春 [cháng chūn]
[长春]基本解释
面积18人口570万(1982)吉林省省会881平方公里[Changchun] 中国东北的城市
[长春]详细解释
三国 魏 宫门名。
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西辟 延秋 ,东启 长春 。” 张载 注:“端门之外,东有 长春门 ,西有 延秋门 。”
唐 行宫名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境内。始建于 北周 ,废于 五代 。
唐 杜甫 《题郑县亭子》诗:“云断 岳莲 临大路,天晴宫柳暗 长春 。” 仇兆鳌 注:“《唐书》: 同州 朝邑县 有 长春宫 。《寰宇记》: 周 宇文护 所筑。《旧书》: 高祖 起义,大军济 河 ,舍于 长春宫 。”
仙酒名。
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酒非洞里之长春,乐乃尘中之菲艺。”
指君王的生日。
明 张居正 《圣寿节贺表》五:“命协贞符,万载仰长春之庆。”
见“ 长春子 ”。
[长春]百科解释
长春,是吉林省省会、副省级市、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,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,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。“一带一路”北线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。是吉林省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教和交通中心。全市下辖7个区、1个省直管县,代管2个县级市,总面积20565平方公里,2015年中心建成区面积470平方公里,户籍总人口为779.3万人,市区人口450.9万人。长春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,被誉为“北国春城”,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.5%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.6平方米。长春有着深厚近代城市底蕴和众多辽金、清代、民国、伪满洲国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。长春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(一汽集团),是新中国汽车工业、. 更多→ 长春
[长春]英文翻译
Changchun
[长春]相关词语
成都 中山 开封 南昌 新疆 郑州 南京 洛阳 太原 保定 大庆 苏州
[长春]相关搜寻
长春子 长春树 长春不老 万古长春 ()()()长春()()()
9、镐京 [hào jīng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镐京 [hào jīng]
[镐京]基本解释
1.古都名。 西周 国都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 沣水 东岸。 周武王 既灭 商 ,自 酆 徙都于此,谓之 宗周 ,又称 西都 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考卜维王, 镐京 辟廱。”其后 汉武帝 在此凿 昆明池 ,遂沦入池内。今 丰镐村 、 镐京观 一带发现有 西周 遗址和墓葬。2.借指京都。 唐 张说 《奉和兴庆宫酺宴》:“ 镐京 陪乐饮,栢殿奉文飞。” 宋 苏轼 《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·问小儿队》:“ 镐京 广燕,方云集于缙绅。”
[镐京]详细解释
古都名。
西周 国都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 沣水 东岸。 周武王 既灭 商 ,自 酆 徙都于此,谓之 宗周 ,又称 西都 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考卜维王, 镐京 辟廱。”其后 汉武帝 在此凿 昆明池 ,遂沦入池内。今 丰镐村 、 镐京观 一带发现有 西周 遗址和墓葬。
借指京都。
唐 张说 《奉和兴庆宫酺宴》:“ 镐京 陪乐饮,栢殿奉文飞。” 宋 苏轼 《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·问小儿队》:“ 镐京 广燕,方云集于缙绅。”
[镐京]百科解释
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“丰镐”,是西周王朝的国都,历史上最早称为“京”的城市,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,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,又称宗周,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。周文王灭崇(位于陕西关中,夏禹之父鲧所封之地)后,在沣水西岸建设丰京(今西安西南),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;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,即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篇载:“考卜维王,宅是镐京”。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,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,合称丰镐。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,布局整齐的城市,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方整、宽畅、宏伟的先河,建构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总规制,成为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典范。丰镐两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. 更多→ 镐京
[镐京]英文翻译
Haojing
[镐京]相关词语
沮丧 弥漫 幻觉 顿时 蹂躏 斟酌 绮丽 勤劳 隽永 好像 摇曳 知识
10、柴窑 [chái yáo]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英文翻译是什么?
柴窑 [chái yáo]
[柴窑]基本解释
古代著名瓷窑之一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郑州市 一带。传为 五代 周世宗 柴荣 指令建造,故名。当时称为御窑,到 宋 代始称柴窑。相传所烧瓷器,质地甚佳,有“青如天,明如镜,薄如纸,声如磬”之誉。参阅 明 曹昭 《格古要论·柴窑》、 清 梁同书 《古铜瓷器考·柴窑》。
[柴窑]详细解释
古代著名瓷窑之一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郑州市 一带。传为 五代 周世宗 柴荣 指令建造,故名。当时称为御窑,到 宋 代始称柴窑。相传所烧瓷器,质地甚佳,有“青如天,明如镜,薄如纸,声如磬”之誉。参阅 明 曹昭 《格古要论·柴窑》、 清 梁同书 《古铜瓷器考·柴窑》。
[柴窑]百科解释
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,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县(1953年改称郑州)。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。出产的瓷器“青如天,明如镜,薄如纸,声如磬,滋润细媚有细纹。”制作精美光彩绝伦,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。 更多→ 柴窑
[柴窑]英文翻译
a Later Zhou ceramic kiln
[柴窑]相关词语
起栋 慷慨 领略 遨逰 介词 追溯 伊尹 潋灩 颤抖 归咎 装潢 诗社
关于故地的近义词和故址的近义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请阅读相关文章。
推荐文章: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qycseo.com/zixun/34462.html
